![](https://image2.wbiao.co/upload/default/201508/13/1439448310677192536.jpg)
机芯
机械手表
在20年前国内市场见到的机械手表,还以手上弦的居多,而现在大多数机械手表(包括女表)基本上都是自动的了,这个说明人们还是喜欢方便的东西。
全自动手表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自动手表上弦的原理,绝大多数都是用偏心的摆陀(自动陀或称自动重锤),这东西个有点像建筑工程施工中砸实地面用的哪个“蛤蟆夯”,它的形状像个半圆的盘,选用质量比较重的金属制成,且边缘比较厚,所以大部分质量都在陀的边缘上,利用地心的引力和人手臂的摆动而旋转,并驱动一组齿轮去卷紧发条来上弦。
任何所谓“自动”的东西都不是无条件的,机械的东西当然要遵守原理,手表也是一样,要想“自动”的前提是你自己手臂要先动,根据物理学做功的原理,物体水平移动不做功(除非你加速度甩动),所以手腕平移不能使手表上弦。最能使手表自动上弦的方式应该是沿自动陀的平面,手臂上下甩动,这时陀的旋转最大,但若沿陀的轴向上下甩动,自动陀也不转动。人们摆动手臂是自然随意的动作,任何力都可以被分解为轴向的和径向的,只有作用到自动陀上的径向力才能做出有用功。
现在自动上弦形式也分单向和双向的,所谓单向上弦是指自动陀只朝某一个方向转动,才能上弦,双向的不分旋转方向都能上弦,现在以双向上弦的自动手表为多。我早先看的一篇文章,说单向上弦的自动形式效率更高!现在ETA2000机芯就是单向自动上弦的,日本人力动能的表也是单向上弦的。我感觉,当手臂上仰的时候,自动陀的旋转比较下甩的时候动静大。因为,自动陀将被迫改变位置和状态,而下甩的时候,有时候自动陀位置变化和反映跟不上手臂甩动的节奏。
自动手表也有个自动上弦效率,有设计和结构问题,就连自动陀的重量手表之间都有区别,目前上弦效率最好的是用所谓“棘轮棘爪”的结构,比如SEIKO的和某些IWC手表里采用的那种,日本人称之为“魔杆自动上弦结构”,瑞士人叫它“比勒顿自动上弦结构”,而且它对位置的变化也比较敏感,据说这种类型自动结构的上弦效率比一般别的结构要高30%以上。我以前做过SEIKO 7009机芯的测试,大约自动陀旋转144周,发条就能被盘紧一圈,所以SEIKO表索性取消了手表的手上弦功能。
也许普通人不懂手表,哪个玩意太复杂,还那么贵,因为贵的东西就一定要是好东西,好东西就要求务必完美,我经常遇到许多消费者对手表提出询问和投诉的问题,集中起来,基本就两个:一个是自动上弦问题,一个是手表防水问题。关于自动上弦问题,许多人竟然还不知道自动表也能用手上弦,近而又说既然自动为什么还要手上弦,解释N多遍,老说就说的我自己都烦了。看来自动(AUTOMATIC)这词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应该叫“手臂摆动式发条上弦装置”比较准确。
如果你自己老做办公室,运动量不足,或者你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就最好不要配带自动表了,用手补弦虽然是件郁闷的事情,但是你也要这样做,这个不是自动表本身的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于自动手表,发条满弦的时候表走时精度相对也好,如果表停走的时候,要想完全靠自动上弦,一般是很难让表满弦的。这样手表老处于半弦状态,你每天的活动量(上弦量)仅仅能补偿掉手表发条走时的释放量,假如你的表走时长度是48小时,那么你的手表发条总运走在 24-48走时长度之间的状态下。所以你一定要先上满发条,再带你的自动表,让它处于0-24走时长度状态下!
当手表使用到一定年限,该需要清洗加油的时候,自动上弦效率也将受到影响。
手表原理的网址
手表原理的相关问答
1、天梭表人动电能是什么原理?
答:
由佩戴者手臂摆动产生并储存电能为手表提供动力。低型号的人动电能表正常佩带,在5秒格电量的情况下,放置后能维持1到3天。有时也就几个小时。有的说满30个格能半年,在生活佩带上其实并不太实际。靠机械充点,不如光动能那么实用。
2、杭州天梭售后维修中心,手表走时快的原理
答:杭州广诚表行是天梭手表官方指定售后维修中心:杭州天梭售后维修中心:400-181-3981 天梭机械表走得快最可能的是受磁力场的影响,导致手表游丝被磁化以后,圈与圈之间只是在佩戴时才显示出来,有粘滞或短暂的搭圈,特别是在立面时,游丝会因本身重力而耷拉垂下,手臂的摇动会加剧它的径向移动,磁力能效用因为这个而显示。手表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游丝的次外圈蹭到游丝外桩上,一样它也是在立面和动态时显示出来,特别是手表被摔碰或撞的过程中,游丝变型后最容易发生此类状况。确定天梭机械表走快原因后,首先应该想到去正规的维修服务中心消磁(消磁服务是免费项目),彻底消磁后;最后再去查看手表误差,然而检查游丝情况,用酒精清洗游丝,用航空汽油清洗机芯,蒸发的较好,质量低劣汽油和磁力场都会使游丝出现问题,所以发现以上现象应去专业的维修中心查看,避免不必要损失。
3、北京劳力士维修中心,机械表走快是什么原理
答:动力不足,或者游丝粘连,到专业表店维修
4、全自动手表是什么原理?
答:
自动手表是在普通机械手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自动机构装置,通过戴表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运动的作用自动上发条。表盘上印有"AUTOMATIC"字样,为自动表。
在自动机构中,由重锤(自动摆陀)摆动,通过自动上条轮系和原动系相联而实现自动上条这一特殊功能。
约在1920年在英国,制表匠约翰霍华发明制造出了现代自动手表的原形,它为自动手表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并不是制造自动手表的第一人。早在 1770年曾有瑞士人,路易伯勒雷制作出最早的自动挂表。由于手工制作,数量极少,在旧货市场上难以见到。因为它是现代自动手表的前身和发源地。由此瑞士的制表业也因此名气大作。
1、自动手表的驱动件自重锤(即自动摆陀),通过一组自动轮系为自动上条的传动系,经手臂摆动自动上发条。由于自动手表所采用的重锤和自动上条系的工作状态不同,可将自动手表的结构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摆动式单向上条;
(2)摆动式双向上条;
(3)旋转式单向上条动,
(4)旋转式双向上条;
摆动式自动重锤只能在表机中作120°左右的摆动,为半自动。旋转式自动重锤在表机中能做360°旋转运,称全自动。
2、在早期的自动手表中也曾生产过自动重锤在表心上两条凹槽内作直线往复运动,这种自动机构称抽斗自动;因其上条效果差,早被淘汰。但也因其产量有限,很具收藏价值。
3、部分自动手表在表盘上有一指针,显示自动上条的存量,可以判断对自动上条的可靠性。由于机构复杂,需要有14个零件组成,所以采用这类机构的自动手表不多。
5、负离子手表工作原理
答:
所谓负离子是指带负电的微粒子。例如空气中带有正电的微粒子称为正离子,而带有负电的微粒子为负离子。而离子是指浮游在空气中带电子的原子。实验标明,带负电荷的空气中的氧分子和微小的水分子结合即可生成负离子,通过肺进入血液以后可以增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瀑布、森林之所以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就是这个道理。负离子(1700~1900个/立方厘米),远红外线(超过90%)高质量硅胶材质对皮肤无伤害 负离子运动手表主要采用进口环保康健硅胶原材生产,加上韩国配方的负离子粉(Tourmaline)、锗粉配置而成。按照现韩日同类优质产品标准达到1700-1900 ions/cc的负离子浓度,这个浓度改变了个人身体周边的负离子含量,使人如身在郊外,长期戴用可以防止大气中紫外线的福射,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手表原理的相关资讯
手表品牌分类
产品分类
瑞士手表
德国手表
珠宝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