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故事背景,了解上海的都知道南京路是上海有名的商业街,也是游客必去之处。经常就会有人在看到两家一模一样的老字号的钟表店,“亨得利”还是“亨达利”简直傻傻分不清,就算是老上海估计也很难分辨清楚。
一字之差的百年老店:亨得利
亨得利创始人王光祖一开始是个小裁缝裁缝,在老家定海开了个小裁缝铺度日。后来生意不佳,便跑到上海做裁缝活。后面慢慢开始在洋行做衣裳的,为了赚钱又兼职做广告宣传,就在衣服前后身上挂一块有“大罗马”瑞士表图形的白布,这也是王光祖与手表的第一次接触。
再后来王光祖跑行商赚到钱后,王光祖在宁波开设二妙春钟表修理店并手工制造插屏,既有销售又有修理。王光祖的生意做大后,和岳父应启霖和徒工庄鸿奎集资,在镇江创办了一家钟表眼镜商店,取名“亨得利”,意寓“万事亨通得利”、“生意亨通,利市百倍”,这也是亨得利一开始的由来。
在当时镇江是长江与大运河交汇的重要枢纽城市,来往船只繁多,商业发达,亨得利生意也非常好。第二年,王光祖就正式在上海开设了亨得利钟表行。也是这个时候事业也一帆风顺的王光祖遇到了王光祖遇到了钟表大王孙梅堂。
小裁缝遇上走出国门的钟表大王
孙梅堂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接手其父孙廷源经营的上海美华利钟表行后,重金罗集能工巧匠,手工打造出第一批国产时钟。1912年,孙梅堂为做到产销衔接,将工场从老家宁波迁到上海,并在上海闸北天通庵建立了美华利时钟厂。
美华利钟表制表工艺精细,屡屡创造国产钟表的奇迹。美华利还以100英寸的四面单套大钟闯出国门,一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孙梅堂从此成为钟表大王,享誉上海滩。
看到这里会有人好奇了,孙梅堂明明经营的是美华利钟表怎么会与亨得利的王光祖对上呢?接下来重点来了,这也是一字之差的两家老字号对上的原因。
亨达利洋行由法国人霍普于1864年创建,英文名是霍普兄弟公司,中文招牌即为“亨达利”,含义是亨通、发达、盈利。专门经营欧美侨民所需的日用品。1917年,孙梅堂接盘了亨达利洋行,并在接手后专营钟表眼镜,在孙梅堂管理下,亨达利号称远东第一。
一字之争竟擦出新火花
俗话说得好一山容不得二虎,亨得利与亨达利不仅名字相近,而且经营的又同是钟表眼镜,自然免不了一番竞争。因为店名仅有一字之差,亨达利便以亨得利侵犯自己的店名权为由,将亨得利告上了法庭。不过最后竟然是亨得利的王光祖获得了胜利,并在国民政府农商部正式登记注册,亨得利的店名此后被法律保护。
官司不成,这两家店就开始了长年的广告拉锯战。亨得利强调“信誉至上,服务到家”,并推出“创始于同治十三年的老牌亨得利分行遍全国”的标语,同时在全国各地的60多家分号标“各地联保”,标榜“亨得利”为全国第一大号钟表店。
亨达利则不惜花10万大洋,在沪宁、沪杭铁路沿线及报纸、电台、影院大做广告,重点突出一个”达”字,暗示”得”字是冒牌,自己才是真正的”钟表大王”。
一字之争不但没有互损皮毛,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使得两家的知名度提高。本就重视品质和服务的老字号更加精益求精,在产品和服务不管更新。新中国成立后,两家公司都经过公私合营,成为国营企业。亨得利的特色在于全国联保,亨达利则坚持品质,修理水平高。
新中国成立后“两亨”企业发起并创建了全国两亨联合会,1992年加入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成为“两亨”分会,会员80余家遍布全国,成为国内颇具规模的钟表眼镜行业协会。如今的亨得利和亨达利都隶属于上海三联集团,再也不会为争夺市场而打官司了。
打破同行是冤家的惯例,但有同行无同利。说实话如果像他们各自放射出新的光芒,走文明互鉴之路,焕发出新的光彩,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共享共荣无可厚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两个店铺的愿景都做得很出色。一心为社会,客户为上帝,共同担责任。在渗透中落地,在融入中定格,在变化中升华,有力地提升了行业核心竞争力,让两个商店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部分信息源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