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珠宝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的汤惠民发现,台湾和大陆的珠宝市场,都普遍存在着同样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多数消费者既不懂行情,也不具有专业知识,把本来很平等的买卖变成了不对等的交易。少数珠宝商实际就是利用这种买卖双方客观存在的“知识差”来做生意,一旦发现消费者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明显不够时,就会无底线地拓展自己的利润空间,这已经成为他们牟取高额利润的撒手锏。
台湾珠宝专家汤惠民
“只有建立公开透明的行业标准,才能有效地减少混水摸鱼的现象。”汤惠民指着刚刚拿到的一份《玉石雕刻艺术品评定通则》,一脸严肃地对记者说。
“多一分知识,就会少一份付出。”汤惠民指出,面对一件同等价值的珠宝,有知识经验的消费者和无知识经验的消费者所具有的议价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几乎每一位“久经沙场”的商家,都会通过现场观察来分析每一位上门消费者到底掌握了多少的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并根据对方的心理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如果对方是行家,商家自然会把利润压缩到最低。反之,这一桩买卖就会产生N倍的利润了。”
更严重的是,汤惠民提醒消费者,如果你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交易经验而单独行动,极有可能会遭遇买到假冒伪劣的风险。在台湾,消费者的检测意识比较高,常常在购买不太贵的珠宝时,都会要求商家出示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对产品验明正身再付款。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的“土豪”,在选购一些几万元甚或几十万元的珠宝时,也只不过是全凭商家一张嘴介绍,根本不会考虑再花点时间和商家协商找权威机构鉴定一下。鉴定一次无非花多一百几十元钱,但有些“大头虾”就为了省这样的小麻烦,自己舍弃这道无比重要的流程,最后吃了大亏。
“在利益最大化下,道德往往无比脆弱。”汤惠民总结道,有所谓“金有价玉无价”,大部分的商家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终极目的。因此对买家来说,唯有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学习,来拉近与卖家在专业上的距离,并且货比三家,才有可能迫使卖家尽可能地让利,从而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当然,质量好的商品本来成本就高,特别是名优品牌产品,定价普遍比小品牌商高,消费者也不要有捡漏心态,否则反而会买到瑕疵或处理的劣质商品。
对于行业标准化的问题,汤惠民提出,广东省地方标准到底能否对行业的健康起到实际的规导作用,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只有让珠宝商们真正体认到遵守行业标准,是与取得其它法益或者政策大有关联的,他们才会慢慢把适应这套规则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同时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引导一部分龙头企业以身作则,在行业里边催发羊群效应。
他提醒,地方标准施行是否能达到公正客观,也是许多商家考虑是否遵行因素之一。地方政府应该多与珠宝业者沟通协调,尤其在标准起草时应该多听取从业者的意见,在制定一些涉及到行业和企业根本利益的政策或措施时,最好先选择一些局部的区域或特定行业板块来试行。
猜您喜欢